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设计团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丽老师团队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5-09-13 浏览次数:

  8月16日至1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丽老师带领的团队,历时20个月的备赛历程和数易其稿的精心打磨,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新文科副高组赛道荣获二等奖(排名9/43)。这也是本届比赛中《思想道德与法治》参赛选手的最好成绩。团队教师有张宇老师、汪露老师和侯宇鹏老师。

  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设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七个赛道,覆盖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三个组别。本届大赛共有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588门课程的2253名教师入围国赛。大赛共评选出教师(团队)一等奖88项(其中军队院校17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295项。

  李丽教学团队教学创新设计的题目是《问题串联导引 故事沉浸呈现 实践多维转化》。团队既分工明确,张宇老师协助教学设计、汪露老师协助案例搜集、侯宇鹏老师负责绘图和PPT制作;又通力合作、接续奋斗,常常挑灯夜战、甚至通宵达旦。

  这门课的创新思路,立足我校以工科见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痛点问题,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特点,聚焦学生发展需要的关键要素。在这个基础上,坚持灯塔导航、践行“学为中心、学思践悟”的理念,通过问题串联导引、故事沉浸呈现、实践多维转化三个步骤,实现内容重构、方法优化、环境创设、资源开发和评价改革,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我们的课程喜欢听、愿意学,有获得感,从而实现“无用之用乃为大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创新成效。

  一是善用我校打造的“授课小组制”,实现“一课多师”。课程组的4位团队成员中就涵盖了学院团委书记和学生辅导员。《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是思政课教师与学院团委书记、学生辅导员共同完成的。

  二是充分发挥我校校本资源和虚仿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转型升级。在校本资源开发方面,访谈身边“大先生”、杰出校友;在虚仿资源方面,依托我校“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的技术优势,进行沉浸式体验。

  团队在对话“大先生”中感悟“大担当”,在追寻校友足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是充分利用学院签约的25家实践教学基地和64家中小学结对共建平台,将“德法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实现了教学环境的持续拓展。课程组牵头录制的《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6个学段微课,入选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专家严选”,全国只有10个,赋能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讲好科技强国的故事。

  李丽说:“我参加的每一个教学比赛基本上都参加了2次,努力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备赛,我和学院同事的关系更近了,和《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老师们的感情更深了。大家总是在我教学上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求必应,热情帮助。所以这个创新设计不仅仅是我们参赛团队的思想硕果,更是我们《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我们天大马院集体智慧的结晶。”

  此次,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取佳绩,不仅彰显了马院教师的风采,更是学院长期深耕教学创新的有力见证。这也是马院第2支教学团队在全国新文科副高组赛道荣获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聚焦思政课教学创新,突出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和教学评价的挑战度,持续打造“人人门门堂堂”思政金课和“一课一品”格局,赋能我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让更多的天大学子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下一条:法学院师生集体学习研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精神

  天津大学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图集 天津大学干部师生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做自己命运的书写者——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到访天津大学并发表演讲

  天津大学中外学子学习热议习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联系电话:400-123-4567

E-mail:admin@eyoucms.com

服务热线:13800000000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琼ICP备xxxxxxxx号